當今社會,學歷被賦予了更多的價值,關于學歷重不重要的問題一直討論不斷,從未停歇。
可每個人的經(jīng)歷不同、環(huán)境不同、觀念也不同,一條理論當然會無法讓所有人的看法都統(tǒng)一。
但是,學歷不可回避的作用,就是提高了社會競爭力。
競爭的方式有很多種,而通過學習或者智力得到自己想要的,就屬于一種知識范疇的競爭,這種競爭沒有短兵相接,無需動刀動槍,靠腦力取勝越來越符合大眾的評判標準。
在小編看來,學歷可以說成是一種投資,可以說就是一本「證」,也可以說是帶有附加價值的無形資產(chǎn)。
但是學歷絕非是一種用來買賣的商品,因為學歷沒有標價。
學歷,是前期通過時間成本、人力成本和資金成本取得,而后產(chǎn)生其應有的價值,至于回報多少,無法具體衡量。
我們總能看到這樣的新聞:
「給你一百萬愿不愿意換你的北大學歷?」
「100萬和清華學歷你要哪個?」……
這種不現(xiàn)實的問題毫無討論意義,如果一個人有北大的才華,學歷也只是裝飾。如果一個人與清華的水平相差甚多,卻憑空掉下一個清華的文憑,試問誰敢拿這個文憑去找工作呢。
即使學歷被物化,但每個人的「CPU」是不一樣的,換了一件外衣,本質(zhì)卻沒有發(fā)生變化。
當下,有很多人將學歷當做商品來買賣:
「買個本科多少錢?」
「買個研究生多少錢」......
對于想要真的提升自己的人來說,如果自己存在這種買賣的心理,小編勸你改變一下思維,因為這樣的想法注定也不會學到太多知識,精神上的墮落要比物質(zhì)上的空虛更可怕。
人的目光,可長可短,放眼未來,如果某一時間真的將學歷當做一種商品,那么學歷的價值便蕩然無存,有些事物注定不能被標價。
就像學歷,如果不幸被標價,那么越來越多的人就不會追求和渴望知識,而是早早地追求物質(zhì),這樣的先后順序正好相反。沒有知識的支撐,任何行業(yè)都將不能長久維持。
知識的魅力,就在于改變命運。而學歷,是知識最為重要的產(chǎn)物,唯有尊重和敬畏,方能成就人上之人。
上一條 : 考研常識 | 考研加分及照顧政策
下一條 : 自考本科有必要拿學位證嗎?